(原标题:金融股市值超19万亿,遥遥领先!金改再出发,监管格局因势而变)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吕泽强
编者按:时光的力量滚滚向前,潜移默化,改变世界、改变时代、改变每一个人,不可逆转。11月18日,《时代周报》将迎来十六周岁生日。十六年来,我们以富有穿透力的思想和锐利的新闻事实,用专业视角解读中国资本趋势和产业变革,用工匠精神讲好大国崛起的中国故事,用财经智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梦。我们见证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也记录着一个个关于勇敢、热爱、求变的故事。值此十六周年之际,《时代周报》推出“为勇敢作序”特别报道,为勇敢鼓与呼。
文|记者吕泽强
2024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的一年。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从金融监管体制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各国加快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加强了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
历经16年,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先后经历了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再到“一行一局一会”的改革。中央与地方协同监管的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调整,“重发展轻监管”的局面得到扭转。
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陈善昂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一行一局一会”的重要变化,就是监管理念由原来的偏重机构监管,转变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等“五大监管”理念,“五大监管”理念符合国际上的趋势,未来金融监管的趋势也将趋于严格。
过去16年也是我国金融行业大发展的16年。从A股市场来看,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股已经成为A股的压舱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A股金融股市值超过19万亿元,在所有行业中遥遥领先。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监管格局之变
“一行三会”筹谋于1990年代,最终随着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而落定,形成了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监管格局。
但随着中国金融业态的发展变化,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交叉的情况不断出现,监管真空、监管重复、协调难等问题日益突出,金融安全、金融效率面临挑战。2015年年中的股灾,充分反映出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
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的目标,在2015年底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被明确提出。2017年底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18年初合并银监会、保监会并组建银保监会,是这一时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进展,“一行两会”格局由此形成。
金融体制改革一直在路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23年初印发一年多来,新一轮金融体制机构改革举措陆续落地,最大的变化包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
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不再保留银保监会,至此,“一行”(央行)、“一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会”(证监会)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形成。较之“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以及“一行两会”(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新的监管格局有了较大变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陈善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一行两会’到‘一行一局一会’,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监管理念由原来的比较偏重机构监管,转变为现在的五大监管,分别是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五大监管’的理念也符合国际上的趋势,未来金融监管的趋势也将趋于严格。”
为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统一规范金融产品和服务行为,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此外,为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证监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发改委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入证监会,由证监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这强调的是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等方向进行改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权限就得更大了。另外,凡是证券和基金这一类监管,全部放在证监会,整个监管条线就比较清晰了。”陈善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中央和地方加强监管协同
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中央和地方均有较大变化。
中央层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此外,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
在地方层面,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同时,压实地方金融监管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在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基本落定之后,今年以来,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速落地,各个省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工委、地方金融管理局纷纷成立,三块牌子并列。
有业内人士表示,组建地方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金融工委后,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将联系更加紧密、体制更完善,有利于加强央地协同,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效能。
陈善昂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监管体制的另一个变化是,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改为地方金融管理局了。改革之前的职能是鼓励发展金融业务,而现在强调金融监管,突出属地责任。”
“五篇大文章”成着力点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如何促进金融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一大关键。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迄今已有一年。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是“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7月,《决定》在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提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首先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需紧跟政策导向,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自“五篇大文章”提出一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以央行为例,央行行长潘功胜多次强调,要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目前,央行已设立信贷市场司,牵头推进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央行官网的简介显示,信贷市场司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消费金融、区域金融等金融政策,完善信贷政策评估机制,规范信贷市场运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年5月发布《关于银行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这已被视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指南。
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加强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金融、科技、环保、社会保障、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此外,还需注意风险防控,特别是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金融行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重要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国有六大行、绝大多数全国性股份行、头部城商行均完成了上市,A股上市银行数量达到42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我国银行股市值12.2万亿元、证券股市值3.73万亿元、保险股市值3.18万亿元,金融股累计市值超过19万亿元,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当之无愧的压舱石。
Powered by 九游游戏官网下载电脑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